T131:生命神圣性原则定理 (Life Sanctity Principle Theorem)
定理陈述: 生命具有内在的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,构成所有生命伦理判断的根本原则
推导依据 (Derivation Foundation)
本定理基于以下理论框架:
- T16 伦理客观性定理: 为生命价值的客观性提供形而上学基础
- T122 自然内在价值定理: 确立自然存在者的内在价值地位
- A1 本体公理: 自指完备系统的熵增规律为生命系统的特殊地位提供本体论依据
依赖理论 (Dependency Theories)
- T16: 价值判断的客观性使生命神圣性超越主观偏好
- T122: 自然系统的内在价值为生命价值提供存在论基础
- A1: 生命作为自指系统的熵增特征彰显其本体论独特性
形式化表述
∀ life L: Sanctity(L) = Intrinsic_Value ∧ Inviolability
Moral_Weight(L) ≥ φ^10 for any_moral_calculus
Sanctity(L) = Self_Reference(L) + Entropy_Generation(L) + Intrinsic_Telos(L)
严格证明
前提引入
P1: 由T16,存在客观的伦理真理和价值等级
P2: 由T122,自然系统具有独立于人类评价的内在价值
P3: 由A1,自指完备系统必然熵增,生命系统满足此条件
推导步骤
推导步骤1: 生命系统的本体论特征
- 由P3和A1,生命作为自指完备系统持续熵增
- 这种熵增不是随机的,而是有序的自组织过程
- 自指性质使生命具有自我维持和自我超越的内在动力
推导步骤2: 内在价值的客观确立
- 由P2和T122,生命系统的内在价值独立于外在评价
- 由P1和T16,这种价值具有客观的伦理地位
- 生命的目的性和自主性构成其价值的本体论基础
推导步骤3: 神圣性的不可侵犯性
- 内在价值与自指完备性结合产生不可还原的整体性
- 这种整体性使生命具有不可分割和不可替代的特征
- 任何对生命的工具化都违背其内在目的性
推导步骤4: 道德权重的量化确认
- 由φ^10阈值,生命的道德权重超越一般价值计算
- 神圣性意味着生命在任何道德算计中都具有绝对优先性
- 这为生命伦理学的其他原则提供了不可动摇的基础
结论综合
∴ 生命神圣性原则由本体论(A1)、价值论(T122)和伦理学(T16)的三重基础共同确立,构成生命伦理学的公理性原则 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