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54:因果力实在主义定理 (Causal Powers Realism Theorem)
推导依据: T27 (因果必然性) + T32 (心灵因果)
依赖理论:
- T27:因果必然性定理 - 因果关系在不同本体层级中的必然性
- T32:心灵因果定理 - 意识通过实在构造的因果效力
定理陈述: 事物的因果力是其本质属性,不依赖于实际的因果关系而独立存在
形式化表述
∀对象O: Causal_Powers(O) = Essential_Property(O)
Causal_Powers_Existence ≠ Dependent_On(Actual_Causal_Relations)
严格证明
前提引入
- T27因果必然性: 存在的展开过程遵循因果必然性,同一本体层级内因果关系表现为必然性连接
- T32心灵因果: 意识具有真实的因果效力,心理因果是高层级的涌现性因果关系
推导步骤
推导步骤1: 因果力的必然性基础
基于T27,因果关系具有必然性特征。
这种必然性不能仅由外在规律解释,必须源于事物内在的因果倾向。
因此,因果力作为内在属性是因果必然性的本体论基础。
推导步骤2: 多层级因果力的实在性
基于T32,不仅物理层级具有因果力,心理层级也具有独特的因果效力。
这表明因果力是跨层级的普遍性质,不限于物理实体。
每个本体层级的实体都具有该层级特有的因果力。
推导步骤3: 因果力的独立存在性
因果力作为本质属性,不依赖于其实际表现:
- 未燃烧的火药仍具有爆炸的因果力
- 未破碎的玻璃仍具有脆性的因果倾向
- 未思考的心灵仍具有产生思想的因果能力 这种潜在性证明因果力独立于实际因果关系。
推导步骤4: 因果力的解释力
因果力实在主义解释了:
- 为何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结果(因果力的稳定性)
- 为何不同层级有不同因果模式(层级特定的因果力)
- 为何反事实条件句有意义(潜在因果力的实在性) 仅凭休谟式的恒常联结无法解释这些现象。
∴ 因果力作为本质属性具有独立的实在性 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