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eyboard shortcuts

Press or to navigate between chapters

Press S or / to search in the book

Press ? to show this help

Press Esc to hide this help

存在哲学的严格符号系统 (Rigorous Symbol System for Existence Philosophy)

基础符号定义

1. 原始概念 (Primitive Concepts)

1.1 论域 (Domain of Discourse)

𝔻 = {x | x可在此理论中被指称和讨论}  
  • 包含:常量符号、变量、谓词所涉及的对象
  • 排除:形式矛盾的符号组合
  • 注:这是形式系统的论域,不预设本体论承诺

1.2 基本常量 (Basic Constants)

E ∈ 𝔻  : 指称存在本体的常量符号  
⊥ ∈ 𝔻  : 指称矛盾的常量符号  

注:E和⊥的具体性质由公理系统定义,此处仅给出符号。

1.3 变量约定 (Variable Conventions)

x, y, z ∈ 𝔻     : 一般存在域变量  
s, t ∈ States   : 状态变量  
o ∈ Observers  : 观察者变量  
i, j ∈ Info     : 信息变量  
n, m ∈ ℕ       : 自然数(用于层次索引)  

2. 基本谓词 (Basic Predicates)

2.1 存在谓词

Exists: 𝔻 → {True, False}  
Exists(x) ≡ "x存在"  

定义域:𝔻中的所有元素
值域:真值集合

2.2 定义谓词

Def: 𝔻 × 𝔻 → {True, False}  
Def(x, y) ≡ "x定义y"  

定义域:𝔻 × 𝔻的有序对
约束:∀x,y • Def(x, y) → Exists(x)

2.3 自指谓词

SelfDef: 𝔻 → {True, False}  
SelfDef(x) ≡ Def(x, x)  

定义域:𝔻中的所有元素
等价定义:x自我定义当且仅当x定义x

2.4 展开谓词

Unfold: 𝔻 → 𝒫(𝔻)  
Unfold(x) ≡ "x展开产生的元素集合"  

定义域:𝔻中的所有元素
值域:𝔻的幂集

2.5 觉知谓词

Aware: Observers × Info → {True, False}  
Aware(o, i) ≡ "观察者o觉知信息i"  

定义域:Observers × Info
前提条件:Exists(o) ∧ Exists(i)

2.6 超越谓词

Transcend: States × States → {True, False}  
Transcend(s₁, s₂) ≡ "状态s₁超越状态s₂"  

定义域:States × States
性质:反自反、传递但非对称

3. 导出概念 (Derived Concepts)

3.1 子域定义

注:以下子域由公理推导确定,此处仅给出形式结构  

Observers ⊆ 𝔻  (观察者子域)  
Info ⊆ 𝔻       (信息子域)  
States ⊆ 𝔻     (状态子域)  
Time ⊆ 𝔻       (时间子域)  

具体元素由A3展开公理和A4观察公理确定  

3.2 复合谓词

注:以下谓词基于基本谓词定义,避免循环  

Depends: 𝔻 × 𝔻 → {True, False}  
Independent: 𝔻 → {True, False}  
SelfAware: 𝔻 → {True, False}  

具体定义由公理系统的推导确定,此处仅给出谓词签名  

4. 逻辑连接词 (Logical Connectives)

4.1 经典逻辑连接词

¬ : 否定 (Negation)  
∧ : 合取 (Conjunction)  
∨ : 析取 (Disjunction)  
→ : 蕴含 (Implication)  
↔ : 等价 (Biconditional)  

4.2 量词及其定义域

∀x ∈ 𝔻 • P(x) : 全称量化,x遍历整个存在域  
∃x ∈ 𝔻 • P(x) : 存在量化,在存在域中至少存在一个x  
∃!x ∈ 𝔻 • P(x) : 唯一存在量化,恰好存在一个x满足P(x)  

4.3 模态算子(扩展用)

□ : 必然 (Necessity)  
◇ : 可能 (Possibility)  

定义:

  • □P ≡ "P在所有可能世界中为真"
  • ◇P ≡ "P在至少一个可能世界中为真"

5. 函数符号 (Function Symbols)

5.1 状态函数

State: 𝔻 × Time → States  
State(x, t) = "对象x在时刻t的状态"  

5.2 层次函数

Level: ℕ → 𝒫(States)  
Level(n) = "第n层次的所有状态集合"  

5.3 信息提取函数

Extract: Unfold(E) → Info  
Extract(u) = "从展开结果u中提取的信息"  

6. 关系符号 (Relation Symbols)

6.1 超越关系(替代简单序关系)

Transcend : States × States → {True, False}  
Transcend(s₂, s₁) ≡ "状态s₂超越状态s₁"  

性质:反自反、传递,但非连接(并非所有状态对都可比较)

6.2 等价关系

≡ : 𝔻 × 𝔻 → {True, False}  
x ≡ y ≡ "x与y逻辑等价"  

性质:等价关系(自反、对称、传递)

6.3 同构关系

≅ : 𝔻 × 𝔻 → {True, False}  
x ≅ y ≡ "x与y结构同构"  

7. 严格定义规则

7.1 良构公式 (Well-Formed Formulas)

一个公式是良构的当且仅当:

  1. 所有变量都有明确的定义域
  2. 所有函数应用都在其定义域内
  3. 所有谓词应用都满足其前提条件

7.2 类型一致性

Type-Check规则:  
- 如果P(x)且x ∈ A,则P的定义域必须包含A  
- 如果f(x) = y且x ∈ A,则f: A → B且y ∈ B  

7.3 存在性前提

存在性规则:  
- 使用Def(x, y)前,必须确立Exists(x)  
- 使用Aware(o, i)前,必须确立o ∈ Observers ∧ i ∈ Info  
- 使用Transcend(s₁, s₂)前,必须确立s₁, s₂ ∈ States  

8. 符号使用约定

8.1 优先级约定

括号 > 量词 > 否定 > 合取 > 析取 > 蕴含 > 等价  

8.2 缩写约定

∀x • P(x) ≡ ∀x ∈ 𝔻 • P(x) (当上下文明确时)  
P ∧ Q ∧ R ≡ (P ∧ Q) ∧ R (左结合)  
P → Q → R ≡ P → (Q → R) (右结合)  

8.3 符号一致性要求

  1. 同一证明中,同一符号必须指代同一对象
  2. 量化变量不能与自由变量重名
  3. 嵌套量词必须使用不同的变量名

9. 元语言约定

9.1 证明标记

⊢ : 可证明 (Provable)  
⊨ : 语义蕴含 (Semantic entailment)  
⊥ : 矛盾 (Contradiction)  
QED : 证明完成 (Quod erat demonstrandum)  

9.2 推理步骤标记

[前提] : 给定的前提  
[定义] : 根据定义展开  
[MP] : Modus Ponens应用  
[∀E] : 全称量词消除  
[∃I] : 存在量词引入  
[反证] : 反证法  

10. 语义解释

10.1 标准模型

标准模型 M = ⟨𝔻, E, I⟩ 其中:  
- 𝔻是非空存在域  
- E是存在本体的解释  
- I是解释函数,将符号映射到其语义  

10.2 真值条件

M ⊨ Exists(x) iff x在模型M中有对应的存在物  
M ⊨ Def(x, y) iff x在模型M中定义了y  
M ⊨ P ∧ Q iff M ⊨ P 且 M ⊨ Q  
M ⊨ ∀x • P(x) iff 对所有d ∈ 𝔻, M ⊨ P(d)  

这个符号系统为存在哲学提供了严格的形式基础,消除了歧义,确保推理的精确性。